文件創建失敗:D:\Inetpub\vhosts\maha-sati.org\httpdocs\zen2\cache\about\zzz_38_1.html
函數:newfolder
詳情:D:\Inetpub\vhosts\maha-sati.org\httpdocs\zen2\cache\about\zzz_38_1.htmlWrite to file failed. 行禪-佛印山仙佛村禪修營
實修
行禪
位置首頁 > 實修 > 實修 > 行禪

強有力的禪法

行禪。佛教修行者在一小段的距離來回行走,古稱為經行,從字面上看起來只是來回走動的意思,但是功效卻遠高於此,不只是因為身體健康而走,如此走動禪修的方式經典記載是能使修行者直入阿羅漢境界的。為了彰顯這種修行的重要性,我們慎重的將這種走動式的禪修稱為『行禪』。
「經行」的語義,「經」字,意指「織物的縱線」。,「經行」的字面義不外乎是 「如織物的縱線般行走。」「如絹經來往,故云經行。」「如織之經,故曰經行。」

經行證果

在佛陀時代,經典記載行禪-經行得證阿羅漢果,其中最著名的案例當屬佛祖的侍從阿難尊者。
《中阿含.侍者經》:「尊者阿難作是說:諸賢!我坐床上,下頭未至枕頃,便斷一切漏,得心解脫。」。
《長部.大般涅槃經》的注釋書,佛陀般涅槃前所收的最後弟子須跋陀,從佛陀那學習業處後,當場以經行的方式修習毗婆舍那,並證得阿羅漢果。
《根本說有部毘奈耶破僧事》17卷中,寶德長者子經行證阿羅漢果。
《清淨道論》烏恰瓦立卡的大龍長老,在修習經行,走至第三步時證得阿羅漢果。
正念動中禪導師隆波田尊者,最後也是在經行中證果。

經典記載

經行禪修是常態性的活動,阿含經中,多處可見到連無上正等正覺佛陀及解脫的阿羅漢們在經行的記錄…
《長阿含.小緣經》:「爾時,世尊於靜室出,在講堂上彷徉經行。」
《雜阿含.592 經》:「爾時,世尊出房露地經行。」
《雜阿含.1072 經》:「爾時,尊者僧迦藍出房露地經行。」
《雜阿含.979 經》:「爾時,尊者阿難於園門外經行。」
《雜阿含.347 經》:「時,眾多比丘出房舍外露地經行。」
《中阿含.婆羅婆堂經》:「於堂影中露地經行。」
《雜阿含.1153 經》:「詣講堂東蔭,蔭中露地經行。」
《雜阿含.262 經》:「時,有眾多比丘出房外林中經行。」
《中阿含.降魔經》:「是時,尊者大目犍連至經行道頭,敷尼師檀,結跏趺坐。」
《中阿含.教化病經》:「世尊即便往至經行道頭,敷尼師檀,結加趺坐。」
《中阿含.七車經》:「以尼師檀著於肩上,至安陀林經行之處。」
《雜阿含.809 經》:「循諸房舍、諸經行處、別房、禪房。」
《中阿含.教化病經》經行中的佛陀,得知給孤獨長者來訪,便在「經行道頭」就地坐下,為其說法。
《中阿含.阿夷那經》:「於是,世尊離於經行,至經行頭,敷尼師檀,結跏趺坐,問諸比丘…」
《增壹阿含經》:「爾時,世尊遊甘梨園中。食後如昔常法,中庭經行」
《增壹阿含經》:「爾時,世尊食後起,與阿難共於樹園中經行」
《中阿含經》:「爾時,世尊過夜平旦,著衣持?,入阿?那而行乞食。食訖中後,收舉衣?,澡洗手足,以尼師檀著於肩上,往至一林,欲晝經行」
《十誦律》卷 38:「時諸比丘食後經行。」

經行的利益

初期佛教重視經行道甚至是經行堂的設施,無非是因為經行訓練能夠帶給僧團成員種種的利益。 經行有十大利益,最重要的是-證果。

其餘分成三大類:

一.有益身體健康:
1.能夠行遠路、2.有力、3.少病、4.飲食易消化。

二.能增精進,驅昏沉:
5.堪能精進、6.解勞,除睡意。

三.能得定思維:
7.容易得定、8. 所得的定久住、9.能思惟。

經行的方法

經行的方法,有部的兩部律典提供身體儀態、動作方向的要點及用心的原則。
《十誦律》卷 57說:「經行法者,比丘應直經行,不遲、不疾。若不能直,當畫地作相,隨相直行,是名經行法。」
《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》卷6 說:「云何經行?…不得搖身行、不得大駛駛、不得大低頭縮。攝諸根心不外緣。當正直行,行不能直者,安繩。」

綜合兩段律文,可得出下列幾項經行的要點:

1 直行;2.不疾速;3.不急、不緩;4 身正直、不搖擺;5 不過度低頭;6 心向內緣。

經行的時間

由於經行具有如此世間與出世間的利益,因此,諸經、律總是說到修行者除了中夜睡眠之外,在白晝、初夜及後夜,藉由「經行」與「禪坐」,淨除諸蓋。所以經行運用在每日的修習當中,應是毫無時間上的限制,而且在每次習禪的期間並用經行與禪坐,似乎是禪修運用的最佳策略。

行禪的基本動作

行禪的基本動作總共十二步,包括直行的八步和迴轉的四步,嫻熟這標準動作以後,步伐就可以隨著地形地物遠近,或直行四步或直行十二步等等…靈活運用。

一張示意圖
一部行禪影片

內觀身心

行禪是與動禪交互練習的重要禪法,我們藉由行禪來培養正念正知。行禪主要就是在動態當中覺知身心的變化,從行禪中來覺知身心的變化是很契合的禪修方法、依著四念處法次法向,身、受、心、法下手觀察-從我們的身體部分、然後從感受部分、再從心的部分、最後從諸法現象的部分依次去做觀察。深入身心對象從而了悟身心無常、苦、無我的本質,原來是無明在顛倒夢想,導致貪、嗔、痴結縛一生。
佛教的內觀修行就是往內觀察身心的問題,我們的煩惱痛苦雖然不是來自於身心,不過卻是從身心感受煩惱痛苦,所以我們必須要從身體、感受、心態及心絮下手來如實知見身心是由因緣生滅所生的本質。然後才會認識到原來煩惱不是來自於身心,而是來自於對身心執取的誤解,這種因無明引起的誤解,才會引起我們的煩惱。

長養覺性

當你往返行禪時要覺知自己在行走,如果你沒有帶著自己的覺性來行走,就失去行禪的意義。不要走太快或太慢,也不要專注於腳上某一點,自然地走,鬆、柔、明、覺的覺知著腳的動作,不要默唸「右腳」、「左腳」,這樣會捲入專注。走時兩手疊於前胸或握於背後,切勿擺動雙手,你的覺知會被拉到雙手的擺動。
用「心」去覺知腳的移動就對了,知道我們是在訓練覺性,只要覺知到腳的移動就可以了,並且把這覺知持續如同鍊子一樣,愈長愈好。行禪時眼睛、耳朵都自然的運作著,你會由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這六根去知道各種感受,你看到、聽到、聞到、想到甚至腳觸到與地面的接觸,但是不要把心力移到這些六觸現象去,不要將心力專注到感受上面,腳接觸地面時,只要知道腳放下了(知道動作就好),不需要再去知道腳底與地面的接觸感覺。仍然一直覺知腳的移動,你的覺性將在這裡增長廣大起來。
走路時,覺知在走路就好,如果路邊有花、樹的時候,看的那個當下,覺知還是放在腳上,只要你有所感受就是超過了。心只要知道在走路,不要再去知道是左腳右腳,就只是知道。看到、聽到也不要理,樹影、鳥叫、花香、風吹都不理,這些外境只是知道。讓我們的心就像一面鏡子,走過去的當下,你可以看到任何東西,聽到任何聲音,可是都沒有特別去覺受,但是心裡面都很清楚,只是不去分別它。提起正念只跟自己腳步的移動在一起。行禪的這個當下,如果心到外面去了,就是中斷了行禪的功課,出去攀緣了,離開了當下。不要被外境牽動,這一切到觸境就好了,不要去思維,你一起心動念,色→受→想→行→識,一剎那又捲進念頭了。行禪時只要持續『覺知腳的移動』,如此而已。
要做到知道只是知道,開始時很不容易,想要解脫自在就要精進修行。有了覺性,那些外境自然就黏不上來。就是看到了,過去;聽到了,過去;聞到了,過去;嚐到了,過去;觸到了,過去。

行禪的速度

行禪的速度把握住不要故意走得慢,也不需要分成幾個慢動作,刻意把動作看得清楚,這樣會走入太專注而使身心緊繃起來,如此就觀不到對治的雜念了。正確的行禪的走路動作,是很輕鬆而自然的走動,一點也不刻意,就是這麼的走著,讓覺性自然而然的增長。只要你能掌握到動禪的正確方法,進步就會很快。提起正念一直覺知著腳的移動,身心保持放鬆,使覺性持續成片如鍊。

行禪的距離

行禪有一定的距離,長短依自己情況和場地大小決定,沒有硬性的限制。但是較理想的是在一段適當的距離內(約八至十六步)來回行走。如此短距離的向後迴轉,就像動禪手部動作每一個"停"一樣。在一來一回的短時間內讓心思有一個斷停的開關功能,更能確保行禪時不至於因較長的時間踏步,心念無意識地進入潛意識狀態,導致念頭滲透入侵的現象。
行走時,全身放鬆,雙手抱在胸前或握在身後,以自然而舒適的步伐行走,內心一直覺知腳的移動,但不要東張西望,也不要默數、默念。
行禪是直線來回地走,如果繞圈子走,就不是行禪了。沒有提起正念,沒帶著覺性也不能稱為行禪,充其量只能稱為散步。如同當你做著手部動作,如果沒帶著覺性,根本就是白做工。行、住、坐、臥、動、靜、語、默,做任何事情,都要帶著覺性。日常生活,身念處中任何動作都是在培養覺性,只是『行禪』這個動作特別強而有力。

日常行禪的重要

行禪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紓解身心壓力的好方法,就現代都市人的角度來看,每天早上若能行禪一小時,許多慢性疾病如: 心臟血管、新陳代謝疾病都會因腳部(小腿是第二心臟)的運動而有明顯改善,常態性的行禪可以減緩中老年的骨骼疏鬆;飯後行禪半小時,更有助益於消化,對抗疾病的免疫力也會自然增強。每日規律的訓練一久,內心自然穩定而不再有情緒上的問題。
「行禪-經行」有很多用處,首先對長期禪坐採坐、跪姿的人而言,行禪可以活絡筋骨,飯後可幫助消化、驅逐睡意。再者,行禪是「動禪」的基本修行。長時間行禪可以增長禪定能力。就好比「牧牛」一樣。牛要能夠主人有益處、有功用,需要調柔它,調伏它。我們的身心也是一樣,平日沒有調柔、調伏好,有時心識野性一發反而會傷害到辛苦栽種的心田。


0955-090588

E-mail:mahasatiw@gmail.com
地址:新竹縣峨眉鄉富興村17鄰27號

Copyright @ 2018-2020 中華正念協會 版權所有

技術支持:靜心村官網
Powered by ZZZcms